广东新闻网

华南师范大学学子突破城市管网监测技术瓶颈,开启智慧运维新纪元

2025-04-28 12:38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59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地下电缆网络已成为城市"生命线"的重要构成。然而传统管理方式面临三大痛点:外力破坏难预警、故障定位效率低、信息化管理滞后。华南师范大学学子针对这一行业难题,研发出基于分布式光纤震动传感和AI大数据的城市管网监测系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地下电缆全天候智能守护。该系统突破性融合Φ-OTDR分布式传感与人工智能算法,利用现有通信光缆的备用纤芯构建感知网络,在无需额外铺设线路的情况下,即可对数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震动、管线位移进行厘米级精确定位,将外力破坏预警准确率提升,大大提高了故障定位效率。

  该项技术的核心突破体现在三大领域:在电力管网方向,系统可实时监测地下电缆外力破坏风险,当检测到挖掘机、定向钻等施工震动时,即可自动报警并锁定范围内的异常点;在综合管廊管理领域,通过光缆通光特性分析,可精准感知管线沉降、渗漏等隐患,结合GIS系统构建三维数字管网;在智慧城市层面,其多源数据融合能力为交通振动监测、重点设施安防等场景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团队自主研发的枝型光网接入技术,攻克了传统树状网络信号衰减大的难题,配合多通道光开关矩阵,使系统具备同时监控主干线路的能力。

  面对新基建浪潮下智慧城市建设的万亿级市场,该技术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110千伏及以上电力电缆长度已突破100万公里,且每年以15%速度增长。团队的"AI+光纤"模式,不仅为电网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利器,更可延伸至油气管道、高铁轨道监测等领域。随着"十四五"规划对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高度重视,这项兼具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技术,或将重新定义城市基础设施运维标准,为构建韧性城市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赵硕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广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