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一米八书写海洋强国“新质生产力”答卷
当浪涛声里藏着跨越几代人的故事被重新书写,中国海洋经济正以“新质生产力”的姿态,从“规模增长”迈向“质效共生”。五十年前,渔民们听着木船劈开风浪的嘶鸣,每一次出航都是与命运的赌博;而今天,海洋经济被定义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这场始于十万亿蓝海的征途,终将抵达的绝不仅是产业的繁荣。
技术升维驱动生产力革命
在舟山嵊泗列岛,曾经按麻袋批发的厚壳贻贝,如今通过三道清洗、静养吐沙,借助无水充氧技术实现离水存活12天的突破,乘着冷链物流抵达2500公里外的西南餐桌。
在温州平阳,濒临灭绝的大黄鱼通过基因选育和低密度野化慢养重获新生,化作99.99%去刺率的儿童鱼排,成为万千家庭的健康选择。
这些创新颠覆了传统渔业“靠天吃饭”的逻辑,从依赖经验的“淘海”转向数智赋能的“牧海”——物联网监控养殖环境、新能源装备开发深远海网箱,精准响应了“创新驱动”“人海和谐”的要求。
按麻袋收购的贻贝
产业链重构激活价值空间
面对渔民“增收难”与消费者“食安忧”的双重矛盾,一米八以探索破局:一方面,以高于市场价的基准收购达标产品,主动承担市场波动风险;另一方面,在养殖地建厂培训渔民操作智能装备、运营电商,推动渔民从“搏浪者”转型为“弄潮儿”。
通过“渔业+文旅”融合,嵊泗贻贝节引入沙滩音乐节、趣味酷跑活动,推动一二三产渗透,践行“做强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的号召。
生态优先重塑发展逻辑
一米八进行深远海低密度养殖,不主动使用抗生素,促进海域自净,以行动落实生态要求。“未来20年深耕18个品类”的极致聚焦战略,背后是对海洋经济长周期规律的清醒认知——岱衢族大黄鱼需慢养2年以上、厚壳贻贝需3年自然育肥,这要求摒弃互联网时代的“快循环”逻辑,转向农业需要的“长期主义”。这种“慢,以致远”的定力和对大自然的尊重,正合国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导向。
国家战略与企业实践的同频共振
当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员时,中国海洋经济正站在十万亿级的新起点上。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破1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7.8%,2025年一季度增速5.7%仍高于GDP整体增速。
人民日报短片《经纬线·发展海洋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前途》以“声—色—味”为线索,记录下中国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关键节点。而一米八的创业轨迹,正与这场国家行动深度交融,以“用科技让农业更美好”的实践提供了微观注脚。
这场变迁并非偶然。正如短片中所讲述的,一米八等企业正以“新质生产力”书写实践答卷——让海鲜从“搏命之获”变为“健康密码”,让海洋经济从“规模增长”迈向“质效共生”。浪涛声里,新的故事正在继续。
一米八科学养殖海域
-
迎春纳福——2025年非遗二十四节气茶道立春茶会在天津文庙举办
-
【新春走燕郊 幸福新起点】燕郊万人空巷共赏花车巡游 璀璨夜色点亮城市活力
-
光明肉业佛手味精——春节餐桌上的鲜美秘密
-
以灯祈福,以乐相聚——2025《我们的中国年》元宵音乐会热闹上演!
-
INFOMEDIA将收购INTELLEGAM 50%的股份
-
“爱的36计 爱人自有妙计”,美纳里尼联合海王星辰和先声再康举办公益科普活动
-
沙特财政部和IMF准备召开新兴市场经济体AlUla会议
-
从中国制造到服务全球,硅基仿生展示中国医疗科技硬核实力
-
全球首创,新一代"破伤风针"新替妥®获批上市
-
拥抱自然看世界 富士胶片超长焦摄影体验活动首站于深圳湾启动
-
成旅SPACiE感恩节义卖圆满落幕
-
宜家推进物流创新:智能驾驶电动卡车在中国正式启用
-
深耕30年 格兰富以创新助力中国可持续发展
-
SK chemicals将在韩国建立废旧塑料回收创新中心
-
金车噶玛兰以极为珍稀的 Palo Cortado 完备“雪莉桶家族”
-
首届阿布扎比公共艺术双年展( Public Art Abu Dhabi Biennial )推出第二阶段,在整个酋长国推出新艺术品
-
二十年深耕外汇市场,BCR铸就行业翘楚地位
-
ASIC全牌照加持,BCR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与交易透明
-
AI加持,破除内卷:2025深圳国际全触与显示展全新升级,探索行业新动能
-
大金全球首个专注于空调核心零部件研发的创新基地——苏州研发中心落成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