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寿园股东大会看殡葬业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化及其衍生的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新一轮的数字产业革命正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发展势能。2023年,中国领先的殡葬服务提供商福寿园宣布将升级为殡葬及生命科技服务提供商。战略升级的背后,正是数字化对企业的全面赋能。
事实上,福寿园一直积极拥抱数字变革,基于数字科技的战略转型思考由来已久。2001年公司就尝试推出网上祭扫业务,2014年实现了墓碑二维码技术应用,并在2020年正式推出“福寿云”平台,开发了云讣告、云追思、云上纪念、数字礼葬、数字纪念馆、福寿家礼、福寿云管家等多个模块,目前已经服务近150万的客户。
在产品端,科技化的理念也在不断被福寿园践行。从传统到艺术,再到节地生态,过去的福寿园通过环境和设计打造,致力于将“记号”做美(公墓变公园)。在数字科技的赋能下,客户的记号内容得以不断丰富,将记载做厚,把纪念做长将成为今后福寿园的服务价值所在。
数字化不仅打破了殡仪服务的物理空间,也为公墓服务带来了更多选择。2022年8月,福寿园正式发布“数字陵园(上海)慧心谷”项目。该项目旨在提供秀外于山水、慧中于科技、根植于文化的数字化一体服务设施,位于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的实体园区已经完工落成,相关数字化空间服务进入试运营阶段。
资料显示,慧心谷项目实体园区选址于上海福寿园内,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项目以集约化和生态化理念,有效解决了资源稀缺和逝有所安需求之间的矛盾。除平地面积外,慧心谷项目额外拓展了立体(墙体面积)近900平方米,用于立体安葬;园区产品包括了水景石艺术葬、晶石葬以及生态葬等形式,平均占地仅0.1平方米,部分产品更可通过降解实现土地循环使用,从而使得空间面积增加20%,产品容量增加45%,真正体现了节地、生态和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在依托福寿云平台打造的“慧心谷”数字孪生园区里,可以为逝者建造线上3D纪念馆,收集整合影像、图文、声音等信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数字化礼葬、智能祭扫,全息影像互动、共享祭台、远程直播等全新的服务体验。而针对海葬、遗体捐献者等无骨灰储存需求的用户,慧心谷项目在业内首次提供了无实体墓碑的“虚拟数字葬”,从而满足人们感恩亲情、传承生命的精神需求。
在公司管理层看来,殡葬活动离不开礼仪的结合,打造数字礼厅,创造永生的数字空间,不仅能让传统礼仪扩展到有温度的礼仪,也可以让生者与逝者间的情感交互得以持续。从物理世界的“福寿园”转向精神世界的“福寿元”,是集团战略转型的核心目标。
有业内专家认为,从殡葬和纪念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看,慧心谷这种将科技与文化、线上与线下更好融合的,增加更多体验度和交流方式的数字陵园,将能提高和延展纪念的维度,更好满足大众的情感需求,更符合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记号”瘦身化、“记载”扩容化的科技文化新产品、新方式,也更符合殡葬改革和绿色生态发展的要求,应进行社会引导,充分做好大众的普及与推广。
作为殡葬业发展变革的探索者和创新桥头堡,福寿园始终坚持拥抱前沿科技赋能传统殡葬行业,传承发挥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怀的同时,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在新时代下迸发出崭新的生命力。相信在数字化赋能下,未来福寿园的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理念创新将进一步带动中国殡葬业在纵深内涵式的高质量发展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文/同壁财经)
-
迎春纳福——2025年非遗二十四节气茶道立春茶会在天津文庙举办
-
【新春走燕郊 幸福新起点】燕郊万人空巷共赏花车巡游 璀璨夜色点亮城市活力
-
光明肉业佛手味精——春节餐桌上的鲜美秘密
-
以灯祈福,以乐相聚——2025《我们的中国年》元宵音乐会热闹上演!
-
INFOMEDIA将收购INTELLEGAM 50%的股份
-
“爱的36计 爱人自有妙计”,美纳里尼联合海王星辰和先声再康举办公益科普活动
-
沙特财政部和IMF准备召开新兴市场经济体AlUla会议
-
从中国制造到服务全球,硅基仿生展示中国医疗科技硬核实力
-
全球首创,新一代"破伤风针"新替妥®获批上市
-
拥抱自然看世界 富士胶片超长焦摄影体验活动首站于深圳湾启动
-
成旅SPACiE感恩节义卖圆满落幕
-
宜家推进物流创新:智能驾驶电动卡车在中国正式启用
-
深耕30年 格兰富以创新助力中国可持续发展
-
SK chemicals将在韩国建立废旧塑料回收创新中心
-
金车噶玛兰以极为珍稀的 Palo Cortado 完备“雪莉桶家族”
-
首届阿布扎比公共艺术双年展( Public Art Abu Dhabi Biennial )推出第二阶段,在整个酋长国推出新艺术品
-
二十年深耕外汇市场,BCR铸就行业翘楚地位
-
ASIC全牌照加持,BCR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与交易透明
-
AI加持,破除内卷:2025深圳国际全触与显示展全新升级,探索行业新动能
-
大金全球首个专注于空调核心零部件研发的创新基地——苏州研发中心落成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