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云健康匡明:为数字医疗装上“AI大脑”
1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十版以《为数字医疗装上“AI大脑”》为题,对智云健康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匡明做了专题报道,分享了他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和二十大报告精神下,用数字化、AI技术推动慢性病管理数智化升级的创新举措,点赞了海归创业者逐梦征程,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双创精神。
以下为报道原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对专注于慢性病管理赛道的创业者而言,发力慢性病的全周期管理工作、提高慢性病管理效率,是他们希望借助技术创新实现的目标,智云健康创始人匡明就是其中之一。
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匡明入职一家研制电脑处理器的知名公司担任工程师,之后前往剑桥大学继续深造。2014年,匡明决定在数字医疗领域创业,团队正式落子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近10 年时间里,他带领团队从糖尿病健康管理App起家,其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颇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如今,他希望能带领团队在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上贡献更多力量。
慢病管理路径的数字化重塑
留学期间,匡明曾前往英国当地一家著名医院实习,有一件事令他印象深刻:患者抵达医院前,医生已经接收到病人居家期间的体征数据。见面后,医患二人“闲聊”几句,便轻松地完成了就诊过程。与此同时,医生对病人下一阶段的用药方案已做出调整。
医生是如何完成诊疗的?这一过程让匡明好奇。
“对慢性病治疗来说,生活习惯的变化是重要变量之一。聊天是为了寻找数据变化的真正原因。”医生回答。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能为患者精准“把脉”的过程,那时却在匡明心中埋下了创业的种子——能否打造出一个数字化平台,更好记录慢性病患者的日常数据,为医生减负。
以血糖管理为例,那时,医护人员统计患者血糖情况时,需要逐个检测再手动录人医院系统。如果一个病区有100多名病人,每名病人的每天统计便是巨大的工作量,而且繁琐工作容易出错。匡明团队推出一体机和操作系统,使护士检测的血糖数据可以实时上传,同时部署到不同科室,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效率。
2014年,匡明带领团队打造的糖尿病数据健康服务管理平台上线。一方面,患者可以在APP上记录健康数据、获取健康指导,逐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连接平台的医院可以透过可视化医疗健康大数据,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精准的病情指导和治疗方案。
“我们最初的方案就是以医院为先,用技术去提升医院对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效率。思路特别简单:我们想,如果能帮助整个公立医院效率提高1%,这个量就非常大了。”匡明说。
为传统药房插上“数智双翼”
2017年11月,通过业务整合和品牌升级,匡明从糖尿病管理切入整个慢病领域。通过“院外+院内”“线上+线下”“软件+硬件”的运营模式,将医院端和患者端的数据连接起来,构建慢性病管理生态圈。
两年后,匡明做出了创业路上另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让团队研发的SaaS系统从医院又拓展向药房,为传统药房插上了“数智双翼”。
“慢性病周期很长,有的病程甚至有三四十年,让患者天天去跑门诊,这并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外部的补充体系就变得更加重要。”匡明说。
在杭州市余杭区,62岁的陆先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互联网医疗所带来的便利。他患有高血压已有6年,之前每次复诊都需要到社区医院排队挂号、复诊、拿药,在严寒酷暑的季节时最难熬。现在,楼下的药房已接入智慧问诊系统,陆先生在药房就可以完成复诊、开方、取药流程,极大节省了就诊时间。同时,在手机上也可以与医生在线沟通,翻阅问诊历史记录,更好记录自身健康情况。
“在过去,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方式重在将医院的线下服务搬到线上,但对于推动整个数字医疗运转来说,与‘药’相关的处方流转,同样需要纳入系统设计之中。传统药房的数字化转型很重要,这里是医药流通的重要载体、基础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匡明说。
2022年,智云健康提供线上医疗服务约1.7亿人次,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药房来实现的。截至2023年6月30日,智云健康平台已累计为全国2600多家医院、逾20万家药店提供服务,平台注册医生超过10万,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
让数字化和AI赋能医药产业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竞相布局医疗赛道。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当前市场正处于AI大模型与医疗产业机遇的爆发期,国内AI大模型通过覆盖更多预防、诊断、决策下的场景,可以更好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2022年8月印发的《科技部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简称《通知》)中就曾提到,要针对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等诊疗需求,基于医疗领域数据库知识库的规模化构建、大规模医疗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等智能医疗基础设施,运用人工智能可循证诊疗决策医疗关键技术,建立人工智能赋能医疗服务新模式。重点面向县级医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如何发力探索“AI+医疗健康”,是匡明团队如今聚焦的重点,也是数字化品牌升级的方向。
匡明介绍,基于数据库与技术积累,以及丰富的院内外SaaS业务场景实践经验,其团队已打造了自研AI平台智云医疗大脑,去年又对AI能力进行完善升级,推出两个医疗行业模型-ClouD GPT和ClouD DTx,为AI辅助诊疗、AI辅助药械研发等提供创新技术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协助医生,提升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医学在不断进步,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在拥有巨大样本库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可以主动匹配,可以在医生遇到新的病例时提供建议。这些建议来自样本库内别的专家或者文献资料。”匡明说。
在医疗行业,新的技术范式与交互能力的突破,的确衍生出了新的应用机会。从挂号、报告解读到个性化健康管理、用药指导等,AI大模型的应用场景正在拓宽。
“我们也希望能依托AI大模型,继续提升数字化能力,高效地为医疗产业各方赋能。”匡明说。(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迎春纳福——2025年非遗二十四节气茶道立春茶会在天津文庙举办
-
【新春走燕郊 幸福新起点】燕郊万人空巷共赏花车巡游 璀璨夜色点亮城市活力
-
光明肉业佛手味精——春节餐桌上的鲜美秘密
-
以灯祈福,以乐相聚——2025《我们的中国年》元宵音乐会热闹上演!
-
INFOMEDIA将收购INTELLEGAM 50%的股份
-
“爱的36计 爱人自有妙计”,美纳里尼联合海王星辰和先声再康举办公益科普活动
-
沙特财政部和IMF准备召开新兴市场经济体AlUla会议
-
从中国制造到服务全球,硅基仿生展示中国医疗科技硬核实力
-
全球首创,新一代"破伤风针"新替妥®获批上市
-
拥抱自然看世界 富士胶片超长焦摄影体验活动首站于深圳湾启动
-
成旅SPACiE感恩节义卖圆满落幕
-
宜家推进物流创新:智能驾驶电动卡车在中国正式启用
-
深耕30年 格兰富以创新助力中国可持续发展
-
SK chemicals将在韩国建立废旧塑料回收创新中心
-
金车噶玛兰以极为珍稀的 Palo Cortado 完备“雪莉桶家族”
-
首届阿布扎比公共艺术双年展( Public Art Abu Dhabi Biennial )推出第二阶段,在整个酋长国推出新艺术品
-
二十年深耕外汇市场,BCR铸就行业翘楚地位
-
ASIC全牌照加持,BCR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与交易透明
-
AI加持,破除内卷:2025深圳国际全触与显示展全新升级,探索行业新动能
-
大金全球首个专注于空调核心零部件研发的创新基地——苏州研发中心落成启用